清华大学(清华)及香港中文大学(中大)合作建立杨振宁学术资料馆,彰显诺贝尔物理学得奖人杨振宁教授在物理学研究上卓越非凡的成就。两校资料馆将提供珍贵素材,让学者鑽研杨教授的卓越研究。资料馆包括杨教授慷慨捐赠的证书及奖章、学术文章、手稿、笔记、私人及工作信件、文件、媒体资料、照片、录音、影片及访谈纪录等。
清华大学校长
杨振宁教授为其中一位华人诺贝尔奖得主,他一直支持中国的科技和社会发展,并努力不懈地于教育界培训年青一代。他助力清华大学成立高等研究院,为国家建立科学研究优势。我们很开心杨教授于2021年向清华大学捐赠他的书本、手稿、信件、影片及其办公室内的摆设。此外,我们很兴奋可以与中大合作建立资料馆,共同保存杨教授的工作成果。
香港中文大学校长
杨振宁教授是位杰出的科学家。他以三十五岁之龄,因提出宇称不守恆而获颁诺贝尔物理学奖。杨教授慷慨分享其学术心得,更与中大渊源深厚。他致力于科学研究,推动科学界的发展,培养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1999年,杨教授将22,000件珍贵的学术和个人物品慷慨地捐赠予中大,促成了杨振宁学术资料馆的成立。为庆祝杨教授的百年华诞,我们很高兴与清华大学合作,分享中大资料馆内的藏品,并一同保育杨教授的研究成果。
杨教授与李政道教授于1956年共同提出宇称不守恆,为两人带来诺贝尔物理学奖。
杨教授于1957年获颁的诺贝尔奖奖牌及证书。
杨教授于1986年获颁美国国家科学奖,表扬其理論物理学中的突破研究。
杨教授提出现今最细小及最高能量物质的理论框架,于2001年获得费萨尔国王国际科学奖。